今年第二季度,美国人买的手机,从印度进口的占了将近一半(44%),直接上升到第一,而咱们从去年的61%,掉到了25%,连越南都排我们前头了。
底下评论区直接就炸了锅,各种声音都有:“啥情况?‘世界工厂’的牌子就这么被人摘了?”“印度这是要起飞了啊,下一个中国没跑了!”
刚看到这数据,我心里也一紧,但凡事就怕钻研,你认真研究这事背后的原因,就会发现,这里面……有点问题。
表面看是“逆袭”实际是“囤货”?美国那边手机卖得也就那样,不温不火,甚至苹果销量还降了。可为啥进口量跟疯了似的猛涨呢?
现在美国那边,特朗普再次掌权了,他那“不按常规”的加征关税的手段,谁也没法确定什么时候又会朝谁挥舞下来,厂商们内心十分不安,趁着当前关税还没有变化,赶忙先把货物准备好,免得以后干着急。
所以这第一波所谓的“暴涨”说白了就是一场由不安全感催生的“虚假繁荣”,水分挺大。
展开剩余77%但你肯定会问,光是囤货,也解释不了为啥偏偏是印度成了大赢家啊?
诶这就要说到这瓜里最核心,也最耐人寻味的部分了。苹果“带头跑路”,印度捡了个大便宜这背后最大的推手,你猜是谁?就是那个我们又爱又恨的苹果公司。
最近几年,中美关系紧张,库克心里也有疑惑,老话说,“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要是哪一天真的“断联”他那个全球排名第一的位置就保不住了。
于是乎一场浩浩荡荡的“生产线大迁徙”就开始了。目的地就是那个一直对“世界工厂”名号垂涎三尺的印度。
你看这数据:苹果在印度造的手机,产值一年暴涨60%,达到了220亿美元。它的头号代工厂富士康,更是真金白银地往印度砸钱,又是投50亿美金,又是要再投25亿,恨不得把家都搬过去。
苹果这个“领头的”一有动作,整个供应链的走向全变了,印度就这么被推到了重要位置,成了美国手机进口的“新的老大”。
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“印度制造”这回真要成了?
你以为印度接住了苹果抛来的橄榄枝,就能直接复制中国的成功之路?那可真是想得太美了。
印度工厂里组装的那些高端iPhone,看着是“Made in India”,可你拆开看看,摄像头模组、屏幕、芯片……这些最关键、最有技术含量的核心部件,绝大部分还得从中国漂洋过海运过去。
印度工厂干的还是拧螺丝、贴标签这类活,要是没了中国的供应链,它的生产线马上就停了,这成本不就这么来回增加了?
印度的人口是世界第一,这没错。但能直接上流水线的合格产业工人,那真是凤毛麟角。
到现在印度工厂的生产效率还是比咱们这儿低不少,还得经常派人去深圳的富士康“学经验”,或者请咱们的技术员过去亲自指导,这哪是什么“徒弟要学成”?明明就是“没出息的”!
但这些都还不是最要命的。最让全球资本闻风丧胆的,是印度那个响当当的名号——“外资坟场”。
这地方进去容易,想带着钱出来?难于上青天。
小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在印度辛辛苦苦打拼多年,好不容易坐上了当地市场头把交椅;谁能想到,刚想给总公司分点红利,印度政府就立刻推出一套为其“量身打造”的新规定,紧随其后的,便是一笔数额惊人的罚款。
网上有句顺口溜说得挺对:“在印度挣钱,在印度花,一分都别想带回去,”
你以为就中国企业被坑?天真了。三星在印度也吃过大亏。工厂里的印度工人闹罢工,提的要求那叫一个离谱:工资三年必须翻一番,每周只上25小时班。最绝的是,他们还要求搞“岗位世袭制”,自己退休了,岗位必须留给自己的孩子!
三星确实很厉害,它啥话都不多讲,直接拿出一个“裁员大礼包”,毫不拖泥带水地把人给打发走了,即便为此得损失好几亿,它也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不良行为。
一个连最基本的营商环境都乱七八糟的地方,基础设施跟不上,工人不好管,政策说变就变。就这样的土壤,想长出“世界工厂”的参天大树?
再回头看那个“印度超越中国”的新闻是不是就清晰多了?这不过是一场由“美国人焦虑囤货”和“苹果带头转移”共同导演的、带有巨大水分的短期现象。
印度确实得到了地缘政治博弈的好处,但想要真正取代中国,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?
发布于:江苏省股票平台排行前十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